9月23日,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三进下党”与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在福建省宁德市举办。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表示,“三进下党”体现了“把心贴近人民”的工作情怀、“到基层去现场办公”的工作方法、“滴水穿石”的工作作风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工作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折射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弘扬“三进下党”所坚守的根本立场、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所体现的价值追求、所示范的科学方法,总结提升推动乡村振兴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这些年,我们不断从‘三进下党’中汲取力量、领悟初心,大念‘山海经’,走好‘特色路’,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产业先行、以城带乡、文化赋能、生态宜居’的探索实践。”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说。
作为亲历者,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增光在主旨报告中表示,新征程上,要从“三进下党”中,深刻感悟、传承践行“四下基层”等优良作风,推动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实情、集民智、理思路、出良策,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始终大力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推动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实,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宁德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教授朱信凯表示,“三进下党”的伟大实践蕴含着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滴水穿石的精神以及坚持问题导向的调查研究方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指南,也是构建中国“三农”知识体系的动力源泉。
此外,研讨会期间还举办“三进下党”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进下党”与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三进下党”与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3场平行分论坛,组织与会嘉宾前往寿宁县下党乡“难忘下党学习小镇”、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等地参观考察。(经济日报记者 薛志伟)